登录蓝雪家园与好友互动、家族乐斗、最炫魔法花园、武林精武帮战、最牛游戏赢活动豪礼!>>
.G币.元宝快速获取通道
帖吧>博展会>论坛
【做博物馆,读懂建筑】--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由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并于2006年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坐落于拙政园隔壁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达26500㎡,是一座集现代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它的建筑风格很是特殊,因此即使是大师作品,评价仍然两极分化,很多人质疑它“中不中,西不西”,那么它为何给人这种感受?

苏州博物馆新馆
模型

苏州博物馆新馆

总平面图

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

剖面图

这主要与建筑师的设计理念相关,贝聿铭提出了“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以及“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通俗来说,就是苏州博物馆新馆既要有中国特色、苏州风味,又要有现代化的创新。使这座建筑不会破坏拙政园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不会与苏州古城传统风貌“争高低”,但也决不会被周边的建筑所淹没。

【一】粉墙黛瓦

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色调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为元素,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突破创新,最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博物馆新馆屋面的“瓦”,中国专家主张用江南民居最具代表性的小青瓦,但贝聿铭不同意,最终新馆的“黛瓦”采用的是产于山西、内蒙交界处的一种俗称“中国黑”的花岗岩,这种石材淋了雨是黑色的,太阳一照会变成浅灰色。在建筑构造上,轻型钢架代替苏州传统建筑的木结构,永不变形、永不蛀蚀,屋面形态的设计上突破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造成的束缚,玻璃、开放式钢结构可以让室内借到大片天光,给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但正是这种构造外加建筑中体现的贝聿铭本人鲜明的建筑风格——大量对称和几何美学运用,难免给人以嫁接之感,所以不接受这种风格的人难免会有所诟病。

【二】灵感来源于园林,但不拘泥于园林

苏州博物馆新馆

尽管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园林,但二者大不相同。传统园林里的灰空间、檐下空间,即限定身体走向又启发视线,起承转合,一步一景,但是苏州博物馆新馆下半室外空间缺失,观众面对的是一览无余的墙壁,给人的感觉自然和传统园林并不相同。

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

且空间连接上并未利用传统园林的通过院落和廊道进行连接的设计理念,从平面来看,这是西方建筑常用的设计思维。

【三】天“人”合一

园林本身就无法脱离自然独立而成,现代博物馆多脱离原生环境,但新馆融入苏州园林的造景设计,庭园里的山水设计、植物分布是古典园林的要素;若干漏窗,是园林框景艺术的体现。整个馆里自然元素无处不在。

苏州博物馆新馆

进大门便是前庭园,相当于古典园林中的天井,前庭园内的这棵松树,树的两面都是白色墙壁,树的主干在一二米处分杈,太阳的光线就能将树枝造型投影到墙壁上,形成一幅以壁为纸的画。

苏州博物馆新馆

入口处的八角大厅,大块面的玻璃门窗使内外景浑然一体,舒畅的八角空间将游客导向各个区域。

苏州博物馆新馆

主庭园,又称山水园,山水园的水面竟然占去了四分之一。

苏州博物馆新馆

提到造景,苏州博物馆中的“片石假山”不得不提,切割处理过的“片石”,错落有致的竖立在粉墙边,宛若一幅米芾山水画。贝聿铭先生在苏博的设计中走出了一个新方向,就是用中式的空间组织方式去组织现代建筑,“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为建筑传统文化创新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


返回分页查看
[楼主]:..._潮 流丄侽孓★℡
2025-07-02 22:00:33
[评价]: 赞(1) 踩(0)  赏(1)
[鲜花]:玫瑰(25313) 查看收花记录
[送花]:1朵 5朵 10朵 99朵 自定义
.收藏.复制本帖.举报该帖.新浪.空间
广播情谊家园交流群:133983692。
回帖列表:
3楼.楼主!我打赏你5000000G币!
....独饮残酒2025-07-03 00:24:18 回复
2楼.楼主!我对你一贱钟情。送给你1朵鲜花!
.....゛Ever-Ein2025-07-02 22:57:10 回复
1楼.打破零回复
...QQ小冰2025-07-02 22:00:33 回复
全部回帖(3)

帖吧>博展会>论坛
. 回顶部
情谊家园-广场-导航-登录
报时小雪报时:2025-09-10 18:44:49
ICP备案鄂ICP备19021895号
公安备案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037号
本站支持IPv6访问本站支持SSL安全访问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