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有人站在山脚看云雾缭绕,觉得是仙境;有人爬到山顶被风吹得发抖,只想着赶紧穿外套。同一片风景,不同的人看到的、感受到的,压根不是一回事。
你眼里的蜜糖,可能是别人的黄连
楼下张阿姨总说:「我儿子挣得多,天天加班到半夜,多有出息!」可她儿子私下跟我说:「真羡慕你能准时下班,陪家人吃顿饭。」你觉得加班是奋斗,他却觉得是错过;你觉得安稳是幸福,他可能觉得是束缚。就像吃火锅,有人无辣不欢,有人连微辣都觉得烧心——口味不同,硬劝对方「尝尝嘛,可香了」,只会让彼此都别扭。
角度不同,就像用望远镜看蚂蚁
同事小王没回消息,你觉得他「故意摆架子」,其实他可能正在医院排队;朋友没参加聚会,你觉得「不够意思」,其实她可能刚处理完家里的急事。我们总习惯从自己的视角「脑补」别人的故事,就像站在高楼往下看,看到行人急匆匆,就以为他们都在赶时间,却不知道有人是去接放学的孩子,有人是去买刚出炉的包子。
不理解才是常态,尊重才是默契
小时候总以为,好朋友就该「心有灵犀」,我说上句你知道下句。后来才明白,就算是双胞胎,也有想吃甜豆腐脑和咸豆腐脑的分歧。与其纠结「你为什么不懂我」,不如学学逛博物馆的心态:看到不同的展品,不会非要让青铜器理解瓷器的花纹,只是安静欣赏各自的独特。
这世上哪有什么「感同身受」,不过是有人愿意蹲下来,试着用你的高度看风景;有人懂得闭上嘴,不说「这有什么大不了」。人心像不同频道的收音机,不必强行调频到同一首歌,只要知道彼此都在认真播放自己的旋律,就够了。
返回分页查看